来源:齐鲁网
2017-06-06 16:41:06
作者:徐义闯
近日,有媒体披露自2015年至今,全国有15个省份共计131家辣条生产企业的195批次辣条上了食药监局的“黑名单”。在通报的180起食品安全问题中,食品添加剂不合格是主要原因,其中菌落总数超标占68起,甜蜜素超标占30起。这种主要面向儿童消费的“五毛零食”,存在着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行业的无序野蛮生长问题。(6月6日 《新京报》)
五毛辣条以其低廉的价格、独特的风味和生产的低门槛,风靡大江南北,朋友圈中就有“容我吃个辣条压压惊”的戏谑语,是不分男女老幼的网红小吃,尤其深得中小学生的青睐,课间休息或放学路上,手持一包辣条,是羡煞旁人的一个时尚和享受。但辣条的产品质量问题也屡屡被监管部门曝光。
辣条属于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工的调味面制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不应使用“三剂”:即甜味剂(甜蜜素、安赛蜜、糖精钠等)、防腐剂、人工合成着色剂。从检测情况来看,“五毛零食”辣条生产企业违规使用糖精钠、甜蜜素现象仍然突出。以行政部门通报的数据为证:“从2015年至2017年5月间,国家及各地方食药监局的抽检数据显示通报了180起问题辣条,共195批次,涉及131家生产商,生产地涉及河南、湖南、安徽、新疆等15个地区。”
从现实上看,辣条存在的安全“陷阱”,依笔者之见,缘由主要有三层维度:一方面,辣条生产门槛低,需求旺盛,直接刺激了一些不具备生产条件、卫生标准的小工厂、小作坊加入生产大军之中,“泥沙俱下、良莠不分”,造成辣条产品质量问题频现。二则辣条属于小吃、零食,宏观层面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又无明确的监测标准,造成源头控制和后续质量监管都缺乏统一有效的抓手,各自为战、单打独斗也是导致辣条质量乱象的重要诱因;最后就是行政部门监管真空,或打击不力,让校园旁泛滥的辣条,成了家长心目中“美丽的罂粟花”,成了忧心孩子健康的心病。
保障辣条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保护儿童的健康,从受众上看,以其低廉的价格和美味的口味,青少年学生绝对是消费的主力军,也是校园周边小店的主打产品。同时,其独特的包装和华丽的图案,有效的迎合了青少年猎奇的心里,也是致使他们对辣条趋之如骛、热销不衰的重要原因。辣条的色素、防腐剂等等的违规添加,长期日积月累,可能造成的伤害面之广,简直让人忧心忡忡。
据报道,北京市面对乱象重重的辣条产品质量乱象,已经启动了“五毛零食”专项治理行动,其实,面对小本暴利的辣条行业,何止是北京市,其他地区,尤其是辣条生产大省,河南、湖南,为维护辣条产品的安全,为了我们下一代身心的健康,更应该“壮士断腕、割骨疗毒”,痛下决心予以治理,还孩子们一个安全的零食消费环境,还辣条行业一个风清气正的明天。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