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23-02-13 10:53:02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考古学家、山东省原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张学海先生,因病于2023年2月9日在济南逝世,享年89岁。对山东乃至全国考古学界而言,这是一次锥心刺骨的痛别。
回顾张学海先生的一生,看似平凡,实则灿烂,默默无闻的躬耕背后,是永载史册的不朽成就。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考古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和领航者,从196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省博物馆算起,张学海先生将一个甲子的时光都赋予了齐鲁这方热土,为海岱考古作出了重大贡献,引领了山东考古事业迅猛发展。
山东籍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诗作《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张学海先生无疑就是“死了还活着”的人,即便斯人已逝,他的精神终将不朽,他的才学、品质、人格魅力、田野考古学的方法和成就,势必会激励山东乃至全国一代又一代考古人沿着他的脚步继续前行,张学海先生注定会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张学海先生不朽,是因为他在考古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参加、主持临淄齐故城“四有”探掘工作、明鲁王朱檀墓发掘工作、大汶口遗址发掘工作、鲁故城“四有”探掘工作,在海岱文化区相继发现城子崖、丁公、桐林、景阳岗、王家庄等一批龙山文化城,率先启动海岱史前城课题研究,提出国家诞生是中华文明形成的根本标志,史前聚落群聚落形成“都邑聚”式金字塔形层级结构,从方法论高度总结大遗址探掘方法……这其中的任何一项成就,都足以奠定张学海先生在考古学界的地位,都足以使得先生青史留名。
张学海先生不朽,是因为他始终怀有赤忱的爱国之心。出生书香门第,少年投身革命,张学海先生的人生原本有很多种可能。但是,当国家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后,他坚定地报考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并由此将自己的一生交给了考古学、交给了祖国。如若不是对祖国最深沉的爱,很可能便不会做这样的选择并为其倾尽一生。新时代的我们学习张学海先生,首先就要学习先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张学海先生不朽,是因为他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做好一门学问不易,用一生做一门学问更难。田野考古学是一份苦差,意味着要风餐露宿,意味着要顶风冒雪,可是张学海先生却做到了几十年如一日,正如先生自己接受采访时所言:“考古对我来讲,就是一大乐事。我只要一下田野,就非常兴奋,可以说观察疑难地层现象,能够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无论做好任何工作,都得有张学海先生的这个态度,都需要做到以苦为乐、甘之若饴。
沿着前辈的足迹前行,是最好的怀念和致敬。张学海先生故去了,但是考古工作还在继续,2023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出,要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后来者,当学习张学海先生精神,继承张学海先生为海岱考古留下的丰富精神遗产,不断书写新时代山东考古的新篇章!(文/高永维)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