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仅意味着传授知识和文化,还有人格素质和精神养成。课间10分钟,作为非教学时间,是学生自由支配的空间,也是孩子放松心身、社交沟通的时间,是对精神品质以及活动能力等的无形锻造。近日,山西一位老师在社交平台吐槽“课间圈养”现象严重,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校园里也空空荡荡。也有学生表示很无奈,“课间时间10分钟,拖堂2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
“安静的课间10分钟”难免会陷入让学生变成“读书机器”的嫌隙,既不利于学生锻炼健康体魄、扩大社交认知、提升沟通能力,更不利于营造快乐教育、健康成长的校园氛围。从本质上来说,“课间圈养”必然育不出自由、全面、完整、健康的人,“温室里”不可能生长出“参天大树”。树木与树人道理相通,被“保护重壳”裹挟的孩子,连“课间10分钟”也开启了“静音模式”,除了读书识字和掌握文化,实践探索和沟通社交焉能“荒芜”?这本身就是教育理念的一种错位。
当然,“课间圈养”并不是教师或者是学校“一厢情愿”之举。学生提到的“拖堂与提前上课”的双重阻隔,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回归到教育安全与快乐教育之间的平衡点上来观之。事实上,在传统教学楼设计被多层楼替代的今天,孩子冲出课堂10分钟的“自由”安全环境,因孩子磕碰、父母不理解等带来的教学压力现实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压倒“课间10分钟”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外,升学压力也是当前教育机制和教学评价的重要权重,很难否定“课间圈养”与“唯分论”没有关联。
从某种意义上,“安静的课间10分钟”问题,本质上还是安全与快乐的取舍问题。除了孩子个人的健康安全,还有升学考分等学习底线安全,都是教育必须给出的答案。所以说,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必然不能光靠一个学校、一名老师去破解,而是教育部门、学校老师以及家庭,甚至是全社会必须同题共答的社会课题。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教育问题上处于独善其身的位置。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绝对不只有高分和升学,还有那些蕴藏在日常中的健康体魄、良好性格的养成,以及活泼好动、探索未知、社交拓展等综合活动。让课间10分钟真正热闹起来,让每个孩子都有自由探寻、沟通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绿茵场上都有笑脸盈盈、你追我赶的快乐,才是教育应有的读书声、加油声、呐喊声的生动注脚,做到教学时间“无声”与非教学时间“有声”的有机融合,才是教育之道的正确解锁方式。(文/段官敬)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