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开篇即以湿地起兴,对中国人而言,湿地不仅具有涵养水源等功能性作用,还承载着传承千年的诗意情怀。
湿地是生命之源,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多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湿地保护,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我国积极履行公约责任,参与国际交流,与各缔约方进行广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湿地保护实践和制度创新,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成为全球湿地保护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者和重要推动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湿地保护,考察调研足迹遍布多个重要湿地生态区,为湿地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守黄河入海之喉,承黄河水沙之惠,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是黄河流域唯一的河海交汇区。山东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丰富。根据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成果,山东省湿地面积为369.37万亩。其中,沿海滩涂300.59万亩,内陆滩涂68.69万亩,沼泽地0.09万亩。
岸芷汀兰、郁郁葱葱、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近年来,山东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不断增强湿地生态功能,把扩大湿地保护面积作为重点,制定保护法规和制度,完善保护体系,抢救性保护修复了一大批自然湿地。截至目前,山东建设省级以上湿地公园200处,其中国家湿地公园66处,省级湿地公园134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四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青州弥河国家湿地公园列入首批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东营市、济宁市分别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目前山东省已逐渐形成了以重要湿地、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多种保护形式并存的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坚持“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不断加大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从制度建设、管理体系、保护形式、保护机制等多方面强化湿地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划定法治红线,保护绿水逶迤
破坏一瞬间,修复许多年。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对湿地保护的意识不足,部分地区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突出,乱占湿地、污染湿地的行为仍然存在。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的现实来看,保护好湿地就是守护好人类未来家园的重要抉择。只有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才能为湿地保护划定红线,保护稀缺湿地资源,山东省先后出台了《山东省湿地保护办法》《山东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发布《山东省重点保护湿地名录》《山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山东省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源名录》等名录。各地相继出台了湿地保护管理地方性法规规章20余部,各市均制定了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全省各级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湿地生态修复,重塑山水底色
山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修复工作,不断加大黄河三角洲、南四湖、东平湖等重点区域及省级以上湿地公园的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山东通过生态补水、水系连通、生物多样性保护、栖息地修复等湿地修复措施,不断加大黄河流域、东平湖、南四湖等重点区域湿地修复,先后实施了黄河三角洲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黄河三角洲国际重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黄河三角洲生态湿地示范建设、南四湖生态保护与修复、东平湖环湖湿地生态修复等湿地修复工程,累计保护修复湿地近200万亩。2018年以来,连续四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一次性通过率达到100%。2019年以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近20亿元,通过湿地植被重建、水系连通、生物多样性保护、鸟类栖息地修复等措施,逐步改善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累计保护修复湿地面积100余万亩,有效保持了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健康稳定。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更显灵性
霞光万道山映红,碧水青山是宝藏。在保护湿地的同时,也要让湿地周边百姓在生态保护中受益,探索构建湿地生态产业。湿地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也是承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平台之一,湿地的保护和利用必然会相互交织。多彩绚丽的湿地公园、曲折蜿蜒的黄河生态廊道秋意渐浓,一派色彩斑斓的秋日景象,吸引不少游客来此观光休闲。这几年,山东秉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原则,合理利用湿地自然、人文资源,推动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种养等产业,让良好的湿地生态转变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湿地之水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重要保障,湿地之美为齐鲁大地增色添彩。守护湿地,不仅是守护我们日常生活的栖身之所,同时也具有守护我们心中的“诗与远方”。
生态兴则文明兴,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保护湿地,这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未来的召唤。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湿地,争取让更多人能记住这湿地之美。(文/李想)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