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网聚·网络旺年】年俗越丰富,“年味儿”就越浓-凯发旗舰厅

【家国网聚·网络旺年】年俗越丰富,“年味儿”就越浓-凯发旗舰厅

来源:齐鲁网

作者:刘天放

2018-02-13 15:05:02

编者按:年俗,是一种历史记忆,也是一种乡里人文。有人说每年的“年味儿”淡了,其实是人们对“年俗”缺少了一点“敬仰”之情。为深入挖掘各地原汁原味的过年习俗,重现最富真情的年俗世界,齐鲁时评在春节期间推出年俗专刊,邀请各地的社会评论员,以深入乡村,融入城市的真切感受,谈一谈年俗的原典世界,看一看年俗的新变化、新发展。

“网络旺年”系列文章之五|年俗新谈:年俗越丰富,“年味儿”越浓

作者:刘天放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椒最大的节日。说起过年的“年俗”来,恐怕要罗列很多项才能满足,如贴春联门神、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打扑克麻将、杀猪宰羊杀鸡宰鹅、腌腊肉、灌香肠、踩高跷、耍杂技、赶庙会、观灯笼等等,只有这些具备了,再加上过年的心情,年俗就显现,年味儿就有了。

这乃外表,还有内在的亲情、牵挂、团圆、祝福等。哪怕是当下智能手机、互联网的盛行,祝福语中也饱含着本民族那最温馨、最质朴的元素。过去的登门拜年,虽然改成了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但年俗的内核传递的还是围绕过年的那些事儿,即形式变了,但内涵却没变,一份份由民俗带来的沉甸甸祝福、牵挂、畅快、满足,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

而事实上,“年”字的本意也有解释成“五谷成熟”的,司马迁《左传》中把“年”解释成“大丰收”。年,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其内涵用通俗的话讲无非就是阖家团聚、享受农闲、吃喝玩乐,放鞭炮、踩高跷、杀猪宰羊、跑旱船、逛庙会等等,其主题就是“辞旧迎新”。“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总将新桃换旧符,年复一年,万象更新。写福字、贴窗花、吃饺子、踩高跷……从此脉络中都能找到清晰的民俗文化起源和历史传承。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年夜饭、转糖饼、打年糕、划旱船、点灯笼、耍龙灯等民俗也不尽相同,内涵却大同小异,都是几千年春节民俗文化的浓缩。

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表面看似乎是传统的回归,而实质上却是人们心中情感和观念的展示。众多的年俗均可视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扩大了春节民俗的外延,使节日文化更有魅力,也赋予了过年更多民俗的时代意义。春节是传承、弘扬民俗的最佳契机,春节更需要民俗来营造“年味儿”。在春节这个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传统节日里,展示、展演各种各样的民俗,既可丰富节日文化生活,让传统民俗重新回到生活中,让过年更具年味,同时还有利于激发、调动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这也可被视为一种脚踏实地和发自内心的保护、传承、弘扬。春节民俗已深深印刻在几乎所有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中,体现在几乎每个人的行为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祖先留下了无以数计的民俗传统。例如,“辞灶”就是过年从“小年开始”,甚至从“腊八”开始,还要大扫除,谓之“扫尘”。贴春联、贴福,包饺子、炸年货……“请家堂”,即举行仪式把逝去的先祖、亲人请回家过年,实际上是对先祖、亲人深深的怀念和尊敬。守岁、吃年夜饭、包饺子、给压岁钱、放鞭炮,还有磕头、点灯笼、打牌打麻将等等,还要在初一过后走亲戚、回娘家。回娘家一般是在正月初二,“姑爷”一年中充当儿子的角色,是一年中身份最为“尊贵”的一天,被称为“贵客”。初二闺女回娘家的习俗至今流行不衰。还有“破五”等习俗,俗谓之“捏破五”,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忌说不吉利的话,小孩子们则燃放鞭炮,叫做“送年”……

我们为什么要重视这些民俗?因为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即回答“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中的前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根。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很多民俗已不复流传,有不少甚至无可挽回。而幸存的民俗文化也大多逐渐脱离其存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甚至成为一种戏剧化、娱乐化、仪式感、观赏性的文化商品,却也保留了一些鲜活的核心成分。

民族的文化遗产不能抛弃,在弘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上,就该允许人们进行多元化的选择;添加不要紧,只要围绕着核心。因此,春节期间热闹的传统民俗活动,成了对传统民俗文化最为实实在在的传承与发扬。春节的各类民俗,就是在展示民俗文化,展示的同时也就直接或间接受到了保护和传承。

民俗文化活动扩大了春节的外延,挖掘了节日文化的内涵,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节日的“喜庆”。民族节日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化、风俗、人文、历史,其中文化习俗的负载就是重头戏。过年了,就连剧中极贫的“杨白劳”还要给女儿“喜儿”买根儿红头绳呢!“扎红头绳”其实从“扎彩”而来,现已变成了编“中国结”——几乎所有现代的东西都与传承的民俗有关。可见,每一个传统节日无疑都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机。像春节民俗,其中不少更值得我们对此传承,并在其中感受到思念、畅想、激动、肃穆、惬意、敬仰。由此,年俗越丰富,“年味儿”就越浓。狗年来临,就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属于自己民族的节日中尽享年俗,过一个更加快乐、祥和、文明的新春佳节吧。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

梁江涛:玩八项规定答题小游戏,耳边响起一句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一大批“老虎”“苍蝇”被绳之以党纪国法。十九大之后,反腐“成绩单”...[详细]
齐鲁网 2018-02-13

【家国网聚•网络旺年】让旺火拢起来,日子好起来

过年要倡导绿色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不论是拢旺火还是家庭聚会,都要坚持绿色低碳、环保、文明,旺火只是一个风俗,是一种庆贺新年的方式,...[详细]
齐鲁网 2018-02-13

王彬:黄河滩区迁建,让“幸福山东”满盘皆活

对于生活在山东黄河滩区的人们来说,脱贫的第一步就是脱离滩区。黄河滩区的群众频受黄泛之苦,黄河滩区大部分群众把全部积蓄用在了建房上,...[详细]
齐鲁网 2018-02-11

刘天放:寻着年俗的轨迹,让中华民族文化更自信

年俗是中国人世代坚守的一道永恒风景。透过年俗,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根脉,认清自己的身份,寻到自己来时的轨迹,开辟出要向什么方向继续前...[详细]
齐鲁网 2018-02-11

吴云青:抛开标签,距离人的本质越近恋爱越纯粹

不排除主办方组织这一活动是为了给app或公众号做推广,但就“恋爱盲测”的创意而言,却是一场可圈可点的实验,或许能给固化的相亲方式和婚...[详细]
齐鲁网 2018-02-09

谭浩俊:从滴滴与车企合作看共享平台如何扬长避短

如果能够将平台融入于经济社会大环境之中,更多地参与到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并提供一些凯发旗舰厅的解决方案,那么,不仅功能作用会大大提升,一旦出现...[详细]
齐鲁网 2018-02-08

张俊:四十年春运变迁看铁路“变”与“不变”

时下正值春运“黄金期”,春运的话题又已经走入大众视野。而回首40年的铁路“变”与“不变”,本着“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理念来看,我们...[详细]
齐鲁网 2018-02-08

陆玄同:四十年春运变迁,绘制草根流动社会图谱

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春运四十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四十年,同样是草根群体奋斗的四十年。走过那段煎熬的岁月,一切都朝着美好生活前进。春...[详细]
齐鲁网 2018-02-08

吴云青:罚单能抓住那些不让你拍照的导游吗?

一些低价团的报价明显低于成本,想也知道它们靠什么赚取利润。路线成本多少,游客可能不清楚,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却不会不清楚,这种明显有问...[详细]
齐鲁网 2018-02-08

麦徒:快递哥,这有n份“关怀”等您“签收”

他们平时挂在口头最频密的一句话,或许就是:“你好,这里有一份快递需要你签收”。而社会也不妨对这些一线生活性服务业的劳动者们说:你好...[详细]
齐鲁网 2018-02-08

朱永华:“有偿救援”,对生命救援要区别对待?

既是“有偿救援”,必然还涉及到救援价格、救援时间、救援质量、救援效果等等一系列市场元素,甚至不排除因救援“服务不周”而导致纠纷,最...[详细]
齐鲁网 2018-02-07

邓海建:“主播带货”早点切换到“法内模式”

不难想见,若主播带货继续野蛮生长,各种假冒伪劣或灰黑产品必然能找到变现的“新天”。既然“主播经济”是一种合法范式,那么,权利义务的...[详细]
齐鲁网 2018-02-07

王晓东:小春雨得救治,脱贫工作需要用爱来打底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两千五百年前,先贤孔子迸发的智慧火花震古烁今;精准扶贫作为一种财富再分配,两千五百年后,他曾经...[详细]
齐鲁网 2018-02-07

凯发官网入口的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凯发官网入口的技术支持: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