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方迎春来,胶润万家浓情在。大年二十八,看山东春晚!春晚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成长,又将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出发。山东春晚将齐鲁大地的文脉直接融入到晚会的表达中,成为齐鲁文化最直观、最现实的呈现方式。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自然界的万象更新,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可以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山东春晚舞蹈《新百鸟朝凤》的创作灵感,即出于大自然生动美好的景象,通过充满活力的音乐和舞蹈创排,展示黄河三角洲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让全国观众沉浸在节目所带来的艺术之美,并对黄河三角洲产生无限遐想,被美丽山东的无穷魅力所吸引。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路万里奔腾,跨越千山万水,最终在山东汇入海洋。千百年来,奔涌不息的黄河,从上游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沉积下来,造就了“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这里水源充足,植被丰富,浮游生物繁盛,吸引了大量过境和栖息繁殖的鸟类,成为了鸟的天堂。从陆海之间到新生湿地,从广阔滩涂到密林深处,众多珍稀动植物生活在这里,创造了万物共生的美好家园,共同书写大河之洲的动人故事。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大战略。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近年来,山东着力突出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修复。2019年以来累计向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5.3亿立方米,年产原油近30万吨的300处油井全部退出。鸟类由1992年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371种,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在黄三角农高区44万亩滨海盐碱地上,坚持适地而用的原则,积极探索以盐适种、生态优先、用养结合、提质增效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特色路子,实现盐碱地生态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
如今,在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内,清澈的水面波光粼粼,两岸芦花如雪,成群的候鸟或惬意漫步,或展翅翱翔,自由自在生长。黄河滩区红砖青瓦、成方连片,村庄绽放新颜,60万滩区群众陆续搬入新家,告别了洪水侵扰,生活环境大为改观,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也发生深刻变化。美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集防洪、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黄河生态绿色廊道,徐徐展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万象更新的时代变迁,热情昂然的奋斗精神,见证了山东人民为保护黄河三角洲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山东省积极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印发《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1—2035年)》,推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东,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山东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山东之美,美在景观与文化,历史与风情,更美在开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征程,美在齐鲁人民为了幸福美好生活而砥砺奋进。(文/江德斌)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