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7-07-21 13:53:07
作者:麦徒
近来房地产界大戏连台,互联网界也不遑多让。万达、融创、富力刚用一场交易总金额637.5亿元的“世纪并购”,演了一出《地产三巨头之“军师联盟”》,“不知妻美”刘强东就在差不多同时整出了一场封杀戏,在业内引发不小的动静。
7月19日,京东突然通知入驻的平台商户,将关闭天天快递服务接口。京东称,关闭天天接口是为了保障用户体验。天天快递则回应,事发非常突然,天天是单方面被停用,此前双方并未进行过深入沟通。
在《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就“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跟菩提老祖争持:“不需要吗”“需要吗?”“不需要吗?”“需要吗?”……爱一个人或许并不需要理由,但恨一个人或事,绝对有理由。
京东封杀天天快递,双方就“理由”问题展开了互怼。京东说,在2017年上半年度的综合评比排名中,天天快递在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方面位于所有快递公司中最后一位,还存在违反平台规则的行为;天天快递方面则很纳闷:京东从未监管过平台上的物流服务质量,也从未公布任何考核数据,在封杀行动中也没有对天天出示任何数据证据。
既然都拿物流服务质量数据说事,那问题似乎也挺简单:拿过硬数据说话好了。有媒体就据此向京东询问能否提供各家快递的申诉率,京东方面给的回复是,暂时无法公开。
这就变得微妙了。情况就好比,教师以“成绩垫底”为由,不让某个学生进教室。该学生很憋屈:“咱们入学以来也没考过试啊,哪来的成绩排名?”面对外界对考试和分数的追问,该教师说道:“不好意思,恕我暂时无法奉告。”
“无法奉告”,学名叫打太极。这时候,小沈阳那句台词直通真相拷问:“有,还是没有啊?”有没有数据佐证不好说,但玩了个快闪就闪的闪避效果达到了:你跟我讲依据,我跟你讲数据;你跟我讲数据,我跟你玩神秘;你问我玩神秘是几个意思,我就一个“嘿嘿嘿”。
憋屈的天天快递为此发了三点声明:“第一,京东单方面停用天天快递,事前未进行任何沟通;第二,京东停用天天快递的理由荒谬,与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不符;第三,京东此举侵犯商户的选择权和天天快递的声誉。”别的真假存疑,但从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通告看,天天快递的申诉率从1月的30.9一路走低到6月的5.51,下降趋势明显。在邮政总局统计的25家快递企业中,排名为14位,处于“中段班”水平,有效申诉率低于其他某些知名快递品牌。
搞“末位淘汰”?ok,先公布考核标准和分数,并尽到起码的信息告知责任;而被纳入考核的,也该“愿参与服输”,接受契约化的游戏规则,这才叫公平。这是很多人的基本看法。你说我被pass掉了,总得总叫我心服口服:告诉我参赛分数,并按照既定规则来。
正因如此,有媒体对此发出“真考核还是报私愤”之问。在放弃了对考核数据的解释后,在“拉黑”天天快递是基于服务质量考虑还是着眼于“敌人的朋友是敌人”考量问题上,京东自然也失去了解释权。
事实上,所谓的物流服务质量,兴许压根就不是什么问题核心,而只是拿出来应对舆论的明面上的“理由”。
那问题的核心是什么?这也许能从京东物流的布局与战略构想中,找到些“伏脉”。
今年4月25日,京东集团宣布内部组织架构调整:京东物流独立运营,组建京东物流子集团,京东物流未来的服务客户,不仅包含电商平台的商家,也会包含众多的非电商企业客户,以及社会化的物流企业。随后刘强东还下达了任务指标:京东物流未来5年有一半收入要来自京东平台之外,十年后不超过20%。
也就是说,京东要将京东物流业务战线从京东本身(包括自营 自建平台的电商体系)往外拓展,让自身的物流体系承接更多业务,以对冲自建物流前期巨大投入带来的亏损压力。而它锚准的业务机会点,就包括原属于三通一达和顺丰等快递和物流企业的市场。
刘强东今年6月曾在出席达沃斯经济论坛时表示:中国的电商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未来中国只有一家电商公司,那就是京东,其他的什么阿猫阿狗将不存在。而他的“自信”,也延展到了物流认知上:6月下旬,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他表示能在未来立足国内的物流可能只有京东和顺丰。
当他说“京东会赢到最后”时,指向的就是pk掉当下的快递物流企业。京东物流原来属于赛道提供者和参赛者,它自己跟其他快递物流企业在同个赛道上赛跑,但今后,京东不只要攻占自身电商业务提供的物流机会,还要“霸屏”别的赛道,那些快递物流企业也在其对手范畴内。
跟菜鸟物流只做控“流”的技术平台不同,京东物流也做仓配网络,也搞智慧供应链,但它既想控“流”又想控“物”,它也跟那些控“物”的快递物流企业凯发官网入口的业务范围有交集,存在竞争关系。
到头来,它最先赋能和反哺的,是自己麾下的快递物流企业,让它们在赛道上领跑。比起前者主要想把快递物流业务量“蛋糕”做大,它则是以分“蛋糕”为目的。而其抢占市场,呈现的特征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十年之前,我们是朋友,还可以温柔;十年之后,抱歉我们是竞争对手。
如今,将天天快递先行逐出赛道,只是它打响的第一枪。将来,在“此消彼长”的竞争格局下,它必然还会跟现有的快递业存在“最后通牒博弈”。这也是锁定了电商与物流关系模式的必然结果。
封杀快递企业的下一枪会对准谁?这仍有悬念,但下一枪的响起,却早就已悬念:这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迟或早的问题。
留给涉事行业的问题则是:电商业与物流业关系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究竟何以安处?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