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评论】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通过举办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防灾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山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将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打好防灾减灾“组合拳”,扎实推进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有力有序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有效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社会和谐稳定。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在灾害风险防控上,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防灾减灾应急能力的提高,功夫在平时、成效在战时。近年来,山东深入开展防灾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完善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将“加强风险防控创新”列为“十大创新”之一,提出要变革防控观念,盯紧防控重点,夯实防控保障,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切实守住守牢底线。今年,山东实施公共安全提升行动,加快省级救灾物资中心库等重点项目建设,构建“全灾种、大应急”救援体系,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统筹做好防震减灾、防汛抗旱、极端天气应对等工作,切实提升防灾减灾应急能力。
现代科技是防灾减灾的有力支撑。当前,我国综合科技能力不断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通过强化科技“赋能”,在监测预测、抢险救灾、灾后重建各个环节注入科技力量,有利于提升防灾减灾现代化水平。山东一贯高度重视发挥“技防”有效作用,《山东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1-2025年)》强调,要加强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预报预警能力技术攻关,加强无人机、机器人等适应复杂环境和极端条件下抢险救援现代化、智能化装备研发应用,实现风险治理精准、预测预警精准、抢险救援精准、恢复重建精准。
防灾减灾,人人有责。实践证明,公众良好的责任感和参与度以及一定的危机应对能力,对于防灾减灾功不可没。只有让更多人提升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筑牢防灾减灾人民防线,整体防灾减灾工作才能形成“技防 群防”的闭环,才有利于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通过用好全国防灾减灾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知识宣讲、案例解说、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教活动,向公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让群众形成抗御灾害的科学思维、法治理念、人本原则、准确认知和基本技能,在心里筑起预防灾害的“长城”,养成思维惯性和行为惯性,提高主动避灾避险的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利于提升社会整体灾害抗御能力。
防灾减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须臾不可松懈。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多灾种集聚和灾害链特征日益突出,灾害风险的系统性、复杂性持续加剧,防灾减灾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各级各有关部门应绷紧思想之弦、抓牢应对之策、压实责任之链,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筑牢防灾减灾的“铜墙铁壁”,用最完备的防范手段最大程度避免灾害发生,以最有力的减灾举措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让“防”有的放矢、让“减”事半功倍,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安全保障。(文/蔺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