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凯发旗舰厅

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凯发旗舰厅

来源:

作者:

2021-02-09 20:19:02

孙晔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作出的战略擘画,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互动规律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深刻揭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发展的内在联系。

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当前,疫情之下的国际变局进一步加速。国际力量对比正发生自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全球经济、科技、军事竞争全面展开,世界战略格局深度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加速演变。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形势任务要求,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和军队建设,有效应对国家安全和发展面临的各种风险与挑战,形成了一整套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战略思想、指导理论和实践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统筹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把经济建设作为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把国防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充分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拉动作用。

从理论上看,经济实力除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本国经济总量外,还包括了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发展持续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等;国防实力,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军事人员数量、军事人员素质、武器装备数量、武器装备性能以外,还包括了威慑力、配套设施完备程度、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与研发潜力、国防动员能力等。而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是实现国家繁荣、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实力是国防实力的重要支撑,国防实力是经济实力的基本保障,二者互为依托、相互促进。这次全会提出要促进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标志着我们党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在理论和认识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首先,只有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才能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着国家的地位和作用,未来国际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从综合国力构成看,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富国”和“强兵”是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两翼。当今美国之所以综合国力位于世界前列,根本原因在于经济雄厚,军力强大。这就说明,只有富国强兵,才能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而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的同步提升是富国强兵的坚实基础和可靠保证。

其次,只有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才能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建立巩固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一个国家再富裕,没有相应的国防实力,生存仍然面临着严重威胁。纵观当今世界,以军事实力为后盾谋取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倾向日益突出。未来15年,我国国际安全环境更趋复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更加突出。面对这样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如果我们没有巩固的国防,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就没有保证。因此,在提升经济实力的同时,持续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将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安全保障能力,保证人民军队在任何时候都能从容应对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强可靠的安全保障。

第三,只有坚持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才能有利于形成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国防实力要同经济实力相匹配,经济社会发展到哪一步,国防实力就要跟进到哪一步。所以说,富国是强军的物质基础,没有雄厚的国家实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便无从谈起;强军是富国的坚强柱石,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国家发展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富国和强军,确保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军事能力同国家战略需求相适应。

未来,需要我们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这次全会之所以强调两者之间“同步”提升,而不是谁先谁后,就是需要两者协调、平衡、兼容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加强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能力,减少两者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使两者在发展目标、发展速度等方面整体协调。平衡发展,就是要找到两者之间资源配置的最佳平衡点,尽可能使两者资源配置规模、结构等方面总体平衡。兼容发展,就是要使国防建设不但注重军事效益,也要发挥对经济建设的拉动作用,经济建设也要考虑国防建设。

当前,五中全会已经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大国要成长为强国,必然涉及综合国力各个方面的增长,其中国家战略能力的生成至关重要。其中,转化机制是国家战略能力形成的“枢纽”。转化得好,可以实现国富军强、国运兴旺;转化不足,就会止步不前、国力衰微;过度转化,又会不堪重负、透支国力。要有效实现“转化”,需要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一是要根据国家安全需要确定经济和国防优先顺序,安全形势紧张的倾向于国防优先,安全形势缓和的倾向于经济优先,并随形势变化而适时调整。二是要坚持以调整布局、配置资源为重点,从国家层面加强统筹设计,依据规划计划严格组织实施。三是要充分发挥大型科研计划、国家级战略工程和配套专项计划的引领与辐射作用,推进以军带民、民为军用,有效聚合国家科技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四是要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建设,强化国家高层的决策指导功能,完善政府和军队的协作管理模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活统筹建设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是一个事关国家兴衰、人民福祉的重大战略问题。“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切实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不断书写富国强军的崭新篇章。

(作者系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请关注。

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新征程,确保“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全面从严治党始于实践并最终指向实践,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征。正是基于此,在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详细]
中国新闻网-滚动新闻 2021-02-09

法制网评: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发展理念 让人民共享网络发展福祉

近日,《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一书在全国出版发行,全书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详细]
中国新闻网-滚动新闻 2021-02-09

中国年轻人这样表达爱国之情

这句话生动地反映了青年的家国情怀。随着被称为“网生一代”的当代青年逐渐走入社会,人们开始关注,现在的年轻人是否比他们的父辈更爱国。...[详细]
国际在线-新闻-滚动 2021-02-09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里的这段肺腑之言,把一个大国领袖立党为公、亲切爱民、为民恤民的赤子情怀和盘托出,温暖着全国人民的心。牛年...
2021-02-09

涵养“初学者”心态(人民论坛)

前所未有的成功,永不止步的追求,折射出中国航天人的雄心壮志,同时也提醒我们,面对成绩不自满,时刻保持进取心,才能不断攀登新的高度,...[详细]
手机人民网-新闻-观点 2021-02-05

人民日报:敢于监督,为公平正义“把关”

 正人者先正己,法律监督更是如此。司法责任制改革后,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加大,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带来新的实践问题,务实有效监督管理面临挑...[详细]
人民日报 2021-02-05

改变“一刀切”规定 为山东及时纠偏叫好

科学防控、精细防控工作随时可能遇到新的情况。但是,只要像山东省这样,本着认真、开放、谦虚、务实的态度,知偏即改,就一定能脚踏实地做...[详细]
央广网 2021-02-05

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大国良性互动

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只有坚持多边主义,讲团结、促合作,才能互利共赢,福泽各国人民。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和人类未来,应对气候变化需...[详细]
金羊网搜狐号-全部 2021-01-31

强化反垄断 实现竞争和创新的良性互动

强化反垄断实现竞争和创新的良性互动。资本扩张主要是指发生在资本市场的并购行为,不仅会导致企业股权乃至控制权发生变化,而且会提升相关...[详细]
新华网-新华财经-财经联播 2021-01-31

热评丨倡导就地过年 也要让留守儿童过好年

日前,民政部下发通知要求,加强父母就地过年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工作。通知来得很及时 在分级分类的春节就地过年政策下,一些在外务...[详细]
中国青年网-新闻频道-国内 2021-01-31
中国军网 2021-01-26

人民日报评论员: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

人民日报评论员: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详细]
人民日报 2021-01-26
央视快评|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
央视网 2021-01-26

凯发官网入口的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凯发官网入口的技术支持: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