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2015-09-01 09:46:09
习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用“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的诗句,赞美那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不屈的先烈们,充分表达出对那些在民族危难之际,勇于献身的先烈们的景仰与怀念之情。
这两句诗出自屈原的《九歌·国殇》,大意是说,那些为国献身的将士们,不仅具有勇于冲锋陷阵的气概,更具誓死不屈的精神。诗篇语句铿锵,极具感染力。《九歌》是祭祀神灵的乐章,《国殇》也是祭歌,所不同的是,它是献给那些为国牺牲的将士们的。殇,夭折为殇,但在《国殇》篇里,“殇”,是指那些为国而血染沙场的人们,包含哀悼、怀念之意。所以,《国殇》是一首礼赞那些为国牺牲者的慷慨悲歌。战国时期,征战频繁,有很多人为了国家利益血洒疆场。对这些人,国家要祭奠他们,要为他们安魂,要礼赞他们的精神。这是屈原《国殇》的大背景。
《国殇》在写法上很特别,诗篇首先渲染的是敌人的强悍凶猛,像“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践踏)余行,左骖(边马)殪(死亡)兮右刃伤”等句子,描绘的是敌人的来势凶猛和战事的惨烈。然而,诗人这样写,不是要表现敌方的强大和不可战胜,恰恰相反,诗篇这样写,是在作必要的铺垫,以此更加有力地突显将士们面对强敌时奋勇争先的大无畏精神。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面对凶猛强敌,我方将士“霾(埋)两轮兮絷(捆绑)四马,援玉枹(鼓槌)兮击鸣鼓”,为防止车马后退,将士们毅然把车的两轮埋在地下,把战马的四蹄捆绑起来,然后敲起雄浑的战鼓,与敌人展开生死搏击。如此,在诗人笔下,我方将士是那样的神武、雄壮,又是那样伟大、庄严。由此,诗篇到达了情感的高潮:“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生,他们是不屈服、不可战胜的战士;死,他们也是鬼魂中精神坚毅的英雄。舍生忘死的精神,穿越生死,散射出动人的光辉。因为这四句,诗篇悲壮而不悲哀,伤悼而饱含激昂,是一首格调深沉雄浑的英雄主义的赞歌。
一支曲,一首诗,有时可以产生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国殇》就是这样一首可以激发英雄主义情怀的篇章。诗人不去表现胜利,而是突出将士在强敌面前“出不入兮往不反(返)”的毅然决然,其实是在表达必胜的信念。古语说,“哀兵必胜”,《老子》中也有“以丧礼处军征”之说,其实都表达的是这样的一种真实:人莫不畏死,但是在直面强敌带给自己的不可回避的死亡时,人可以变得坚强勇毅,可以变得义无反顾,他要为生存而战,为生命的尊严而战。在古典文学中,就有这样的一种精神传统,《国殇》就是其中代表之作。同时,诗篇虽然表现残酷的战场,却不是好战的宣言,因为它歌颂的是不屈服的精神,激发的是捍卫生存的意志。坚毅勇敢,不畏牺牲,爱好和平而又不惧强敌,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国殇》诗篇、诗句,正表达的是这样的内涵,是我们这个民族历经血火洗礼而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
今天,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当年那些为国家民族牺牲的先烈,他们不就是这样一些为民族生存而战,为生命的尊严而战的英雄吗?缅怀这些先烈,用《国殇》的诗句赞美他们的英雄精神,是非常恰当的,也足以激发当代人对生命的尊严之感。(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齐鲁网凯发官网入口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凯发官网入口的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凯发官网入口的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